隨著國內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文化研究專業(yè)在近些年也受到了同學們的追捧。然而文化研究相關專業(yè)對于很多學校來說也都是新設立的專業(yè),從這些學校和專業(yè)中做選擇對于同學們來說也有一定困難,本周小編會用兩篇推文幫助大家來深入的了解一下。
在大中華區(qū)域,香港中文大學文宗系的文化研究專業(yè),或者叫跨文化研究專業(yè)絕對是先驅。主要分為,文化管理,視覺文化和文化研究三個方向,三個方向有一定交叉,又各有側重。下面我們就援引香港中文大學的解釋,幫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研究,以及中文大學的文化研究有什么特點。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是正在興起及日益重要的研究領域。學生接受文化研究的訓練后,將會了解文化的政治面向,懂得剖析文化作為各種意識形態(tài)較勁的場域。課程教導學生以不同角度理解當代本土及全球文化,藉批判思考文化議題,加深對權力的理解。我們有廣泛的興趣。我們仔細閱讀各種的文本,包括電影、文學、劇場演出、流行音樂、廣告、商場、主題公園甚至網絡;我們分析各式各樣的當代文化議題,包括旅游、身體政治、現代性、城市、女性主義、科學技術、神話、消費文化、視覺文化、青年文化及全球化。課程也跟宗教研究課程緊密合作,提供一系列文化及宗教的學科?偫ǘ,我們持批判視角研究高雅文化與普及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敏銳觸角,這正是當代社會各行各業(yè)所重視的才能。
香港中文大學的文化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課程有數項主要的教學原則:我們相信差異,也相信符號的歧異性。因此,我們非常小心和批判地理解意義生產涉及的人工把戲,各種力量操弄著符號和意義連結的過程。此外,我們重視自我反思,經常地鼓勵學生反省自身的偏見和文化經驗。課程著重訓練學生進入語境分析文本,留意當代文本的變化,以及詰問在變動不居的場域中意義如何生產、中介、傳播和接受。我們關心種種本地文化的現象,也致力探討跨地域文化力量的運作,在性、性別、階級、種族、民族與年齡等不同層面呈現。
學生的就業(yè)前景
雖然這課程并不是個別專業(yè)的職前訓練,但是本課程的畢業(yè)生在文化和媒體業(yè)界具相當競爭力。畢業(yè)生具備足夠的文化敏銳度、道德關懷、批判能力和社會承擔,恰好是現時社會和文化日益重視的能力。正因現今快速變化的社會重視批判分析和適應能力,我們相信本課程提供的知性訓練,正好回應許多行業(yè)的殷切需求,包括媒體、旅游、教育、公共關系、文化政策及廣告業(y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