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美等其他國家的疫情發(fā)展并不同步,3月底正值其他許多國家的疫情高峰期,為了鞏固本國抗疫成果,中國收緊了入境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也將許多在華德企的員工攔在了門外。如今,德國《商報》報道稱,這些德國員工終于可以開始陸續(xù)乘漢莎包機返華,且抵達后只需隔離48小時。現(xiàn)全文編譯如下:
3月28日以來,中國邊境管制一直很嚴。為了防疫,中國政府幾乎實行了全面入境禁令,這對于在華德企而言也是一個問題:正在進行中的項目的重要專家不能就位,管理人員無法到崗,家庭成員異國分離。
但現(xiàn)在,這個問題終于開始被著手解決了。正如德國聯(lián)邦外交部應(yīng)要求向《商報》確認的那樣,外交部目前正在與在華德企以及中國政府進行會談,“以研究如何應(yīng)對中國的入境限制”。
具體而言,這是一種盡管中國全面限制入境,但德企代表們?nèi)杂袡C會進入的系統(tǒng)性解決辦法。在給其成員的電子郵件中,中國德國商會(AHK)稱其為“快速通道”流程,甚至已承諾了首個航班的日期:根據(jù)此郵件,5月25日,第一批200人就有可能乘坐包機從德國前往中國。
有了這個新解決方案,在華德企就松了一口氣。AHK北京負責人延斯·希爾德布蘭特(Jens Hildebrandt)稱:“部分細節(jié)還不清楚,但該通航計劃是目前邁出的良好的第一步!蹦壳,中國的入境禁令有一些例外情況,但并沒有相關(guān)的系統(tǒng)性規(guī)定,更多取決于個人。
根據(jù)《商報》信息,大眾汽車中國研發(fā)部負責人托馬斯·穆勒(Thomas Müller)大約兩周前回到了中國。大眾使用的是中國3月收緊入境時同時宣布的一種例外可能性:來華“從事必要的商務(wù)或科學(xué)活動”的外國人可以申請簽證。大眾于是提出申請,不久后獲得了進入該國的許可。穆勒可以前往中國,但入境后必須首先接受強制性的14天隔離。
希爾德布蘭特表示:“自3月28日停止入境以來,企業(yè)、中德商會和德國使館一再指出,該限令對于在華德企而言是個大問題。他們也反復(fù)強調(diào),讓德企的員工和專家回到中國有多重要!5月初,中國政府終于向德國表示,可以開始討論相關(guān)人員重返中國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中國也與法國、英國和日本就同樣問題開始進行談判。而韓國企業(yè)的在華雇員們則自5月初開始已率先得到了“快速通道”待遇。
AHK在致成員的郵件中稱,對于5月25日的這次通航計劃,由于飛機上需要遵守距離規(guī)則,該航班將總共提供200個座位。根據(jù)希爾德布蘭特的估計,之后的其他航班可能將把多達2500名經(jīng)理人、專家及其家屬送往中國。
AHK在通知中還提及,準備返華者不得自行購買其他機票,而必須乘坐包機統(tǒng)一出發(fā),降落在上海。漢莎航空已對《商報》確認這一包機申請的存在,并表示將對此申請進行進一步審核。此前,漢莎航空還曾為聯(lián)邦外交部提供包機,用多個航班將滯留國外的游客接回德國。
根據(jù)AHK的通知郵件,準備出發(fā)者必須持有48小時內(nèi)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才能登機。抵達上海后,所有乘客必須在上海政府指定酒店中隔離48小時,期間需接受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到目前為止,從他國入境中國的旅客仍需接受14天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