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向重視教育建設。不僅在教育上付出極大的經費,更是吸引各國名校到新加坡建設分校。近幾年,中國留學新加坡的人數逐漸劇增,即使在疫情期間,仍有不少家長在咨詢新加坡留學的相關事宜,提前準備。
建議從小更好。都說新加坡大學是名校的中轉站,其實新加坡中學也功不可沒。那么新加坡中學都有哪些優(yōu)勢?
資金優(yōu)勢
新加坡政府一直都非常看中教育這一塊,在財政預算中,教育經費支出居于第二位,僅次于國防開支。多年來,新加坡教育投資占GDP的4%左右,占財政收入的23%左右。
在新加坡的政府中學中,有一些學校在課程設置以及其他活動方面進行了不同于教育部規(guī)定的設置,也就是自治學校、自主學校、特別輔助計劃(特選)學校:
自治學校
自治學校也是遵循國家教學大綱,但是會提供更廣泛的課程,以增強孩子的學習經驗和發(fā)展他們的才能。
自治學校提供更廣泛,而且具有創(chuàng)意的課程和深廣活動,以豐富孩子的學習經驗,并讓他施展才華。
相對于其他政府或政府輔助學校而言,自治學校每月會收取部分額外雜費,以支付強化教育課程的費用。
自主學校
自主學校可以靈活地設定自己的學費,并開發(fā)學術和非學術課程。雖然大多數自主學校提供通向GCE國家考試的國家課程,但只有兩所自主學校提供國際文憑(IB)課程。
自主學校在課程研發(fā)、課程實施、行政管理、收生和收費方面享 有更大的自主權。
教育部和各自主學校都設置獎學金,供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且有意報 讀自主學校的學生申請。
特別輔助計劃(特選)學校
一些公立學校也是特殊援助計劃(SAP)學校,致力于培養(yǎng)那些沉浸在中國語言和文化中,具有全球視野的雙語和雙文化學生。
特選學校推出深廣課程,以營造掌握雙語雙文化的學習環(huán)境。
其中自治和政府中學的學費統(tǒng)一由教育部規(guī)定,開銷也由教育部直接負責;而自治學校享受的撥款數額相對較多,內部管理由校長負責。至于自主中學,不但享受撥款最多,學校還可以自定學費,一般要比普通中學的學費貴出許多。知名的名校,比如華僑中學、萊佛士女中等都是自主學校。
實力優(yōu)勢
對于在教育方向的撥款使用,一般會在兩個地方,其一是設施建設,其二便是師資建設。
自主學校的教師可以完全由學校自行聘任!比如萊佛士女中,超過70%以上的老師都擁有碩士和博士文憑。
當然,實力優(yōu)勢還包括生源優(yōu)勢。能進名校的學生,都是小六會考(PSLE)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或在藝術體育方面有著卓越表現的孩子。
路徑優(yōu)勢
在中學生之中,有10%左右的尖子生可以去名校讀六年制直通車(IP)課程,不用考O水準。新加坡目前有多所中學提供IP課程,預計將來會有更多學校加入。
南昌留學云提示,2004年,新加坡開始實施直通車課程,有時候也稱綜合課程,允許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參加6年制的課程,跳過O水準考試,而直接在6年教育之后參加A水準考試或相等文憑考核。
教學優(yōu)勢
首先,比起一般中學,自主和自治學校的課程設置更為靈活豐富,學生的選擇更多。
其次,名校的學生不但學習成績優(yōu)異,在課外活動(CCA)方面亦有突出的表現,畢竟教他們的老師都是在專業(yè)領域混得相當不錯的人。比如德明中學的華樂團,幾乎每年都能獲得全國比賽冠軍。
潛力優(yōu)勢
在新加坡人眼中,能讓新加坡人驕傲的,并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這兩所頂尖的亞洲大學,而是他們的孩子可以進萊佛士女中、萊佛士書院、華僑中學、南洋女中這四所中學。而且,貌似有“政治家的孩子去萊佛士,富人家的孩子上華僑”的傳統(tǒng)。
而且,許多中學為了讓自己變得“國際范兒”,不論是比賽、交流還是上課,走的都是全世界路線。比如南洋女中發(fā)起成立的國際教育聯盟,和復旦附中、人大附中、北京附中等多所中國名校都有合作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