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學生來說,每年這段時間注定充滿了焦灼,眼瞅著中考即將來臨,學生在進行著最后的沖刺。和孩子們一起焦慮的還有家長。
對于很多父母來說,中考后的擇校已經不再是“一次性”的行為,父母希望在不斷探索中,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育。
尤其是現在幼升小搖號政策已定,小升初公民同招也限制了擇校選擇,初升高成為了大學申請前最后一次的自由擇校機會!
如果中考生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發(fā)揮正常,也沒有關系。這時候,國際學校就是你的另一種選擇。
還有的學生可能偏科嚴重,某一方面特別優(yōu)秀,或者對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很有想法,目標非常明確。這時候,有著豐富課程選擇和專業(yè)指導的國際學校就很合適了。
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國際學校也存在很多不同的類型。沒有一個萬能公式來決定你的孩子在國際學校中是否成功或者快樂。也就是說,國際教育可能具有挑戰(zhàn)性,通常更適合那些有創(chuàng)造力、能夠獨立學習的認真學生。了解您的孩子是否適合國際學校的最好方法是聯系這些國際學校,并與他們談論您和您的孩子希望從國際課程中獲得什么。
那么,相比公立學校
國際學校的優(yōu)勢有哪些?
何時轉入國際學校最好?
轉入國際學校孩子需要做哪些提前準備呢?
一、從公立轉入國際學校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
中國孩子教育的路線無非是體制內和體制外兩種方式,這是擺在家長們面前最現實的選擇。
而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升學路徑。公立學校的學生,在經歷過小升初,初升高后面臨的是堪稱“獨木橋”的高考,體制內的升學路徑僅此一條。
而國際學校的學生不必局限于“高考”這一條路,還可以通過國際考試出國留學,進入全球名校。在國際學校,孩子的機會更多,也將擁有更多可能性。
對于孩子來說,入讀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不僅僅是升學路徑的選擇,更是對教育體系的選擇。在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環(huán)境中,孩子將接觸到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楊瀾在一次采訪中說道:
她的女兒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學讀書,中學轉入北京的國際學校。在問到女兒兩種學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時,女兒想了想,說在公立的學校,老師總是讓我們別犯錯誤;而在國際學校,老師鼓勵我們“不要怕犯錯誤”。
這是從一個孩子的視角,最直觀地反映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教育理念的差異。對于孩子來說,自信很重要,他們需要被鼓勵,需要一個能夠自由發(fā)展,允許犯錯,有機會去自我嘗試和探索的教育環(huán)境。
與國內公立學校“填鴨式”教學風格有所不同的是,國際學校更注重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找到自身真正的興趣所在,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挖掘他們的潛能,更加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使孩子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拓展自我。
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在老師的諄諄善誘和鼓勵下讓孩子能夠不斷發(fā)現自身的潛能和探索自我。
對于孩子來說,教育模式的選擇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次考試成績或者升學機會,還可以在國際學校多元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優(yōu)秀的人,讓他們看到一個更開闊的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只有這樣,當孩子在面臨機遇和挑戰(zhàn)時,才會更加從容自信。
這大概就是,很多家長在經過不斷的考量和判斷后選擇讓孩子轉入國際學校的原因吧。
二、轉入國際學校,需要提前哪些準備?
當學生從公立學校轉入國際學校,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模式、教學體系及語言環(huán)境,學生要如何做到短期內適應新的學習模式,讓自己的學習生活快速的進入正軌?作為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提前做好準備?以下是小編提供的幾點建議。
1.做好英語語言準備
國際學校所學習的是國外體系的課程,全英文教學是必不可少的,語言能力是決定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但大部分中國學生的英語能力更加擅長應對的是體制內的英語考試,而運用語言聽說的能力相對薄弱。
在準備進入國際學校前,學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定要加強英語語言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聽說能力,同時培養(yǎng)閱讀英語書籍的習慣,為進入國際學校學習建立良好的語言基礎。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于教育形式上,國際學校教育側重于自主學習,而體質內的教育側重于應試。在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會有較多自己支配時間的自由,很多事情都要學生自主安排。同時,對于寄宿學校的學生,學生除了管理時間和學習,還要管理自己的飲食起居及生活習慣等。所以學生需要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
3.思想方面的轉變
學生方面:由于國際學校的課程和實踐活動比較豐富,并且要求每一名同學都要積極參與。在這種氛圍下,需要學生轉變思維,能夠迅速融入集體。同時,國際學校的課程也更為繁雜,國際學校的學生要同時兼顧國際課程和國內課程。特別是高三階段,學生還要忙著寫申請、考試、準備出國等,相比體制內學校,國際學校的“累”體現在各個方面。所以準備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
家長方面:從體制內學校轉入國際學校,面對生活學習環(huán)境和教育模式的轉變,孩子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需要在家長的配合下提前做好準備。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轉入國際學校前,提前和孩子做好溝通,提前告知孩子接下來可能會遇到的挑戰(zhàn)和變化,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才讓孩子能順利過渡。
三、什么時候轉入國際學校最理想
隨著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對于想要幫孩子轉學的家長,一定不要錯過轉入國際學校的最佳時間。
目前來看,從公立學校轉入國際學校,大部分家長的理由和心路歷程都是類似的,但是在選擇轉入的時間點上卻各有看法。第一為小學結束后轉學國際初中,第二為初中結束后轉入國際高中。
根據數據來看,初中結束后轉入國際學校的比例最高,也是一個最佳的轉校時間。
從經濟角度來看,中考結束后轉入國際學校最省錢。初中讀完后轉入國際高中,相比從小入讀國際學校來說,高中3或4年花費較小。
從孩子的適應能力來說,小學階段的孩子孩子太小,如果自控力不好,就會很難適應新的校園環(huán)境。而中學階段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高,對于轉學的適應度也會更好。針對初中結束后轉入國際學校的學生來說,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提前做好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