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有人說去日本留學一年8萬人民幣,還有說一年5萬就夠的,到底誰說的對呀?
看了一圈回答,大多是說一年得十多萬,說一年五萬多的都是無良中介,把你騙到那就不管的!
我看完后在思考,如果是我,該怎樣去回答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他在期待怎樣的答案?
大部分人說跟你說5~8萬可以去留學的人都是無良中介,不要輕信,可是這真的是被期待出現(xiàn)的答案嗎?
案例1
我真的有學生是只準備了5萬去留學的,她是女生,家里人思想很傳統(tǒng),覺得女生畢業(yè)了就應該結(jié)婚,家里的錢可以給學生買車當嫁妝,但是絕對不能給她去日本留學。她曾經(jīng)有個很好的去北京工作的機會,因為家里反對不讓她離開故鄉(xiāng),所以不得不放棄了。
所以這次她決定聽從一次自己的內(nèi)心——去日本留學。她當時跟我說最多就能準備出來五萬,都是自己工作賺的。我給她找了半年交學費的日本語言學校,半年是37萬日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是2.2萬,走之前日語全靠看免費的網(wǎng)絡課程自學的,兩個半月拿到了日語NAT-test 5級合格。
飛機票定了最便宜的,就是凌晨抵達機場然后在機場過夜的那種。預定宿舍她為了省房產(chǎn)中介費沒有在國內(nèi)預定,導致她到日本的前半個月借宿在朋友家,后來經(jīng)朋友介紹和一個小伙伴合租,反正交完房租等費用手里還剩個一萬人民幣。后來我問她怎么樣,她說自己打了兩份工,一份是中國人開的成都火鍋店,一份是看著日本小學生做作業(yè),節(jié)省一點可以支付開銷。
案例2
86年的學生,一直猶豫要不要去,我說你現(xiàn)在不去就錯過最好的機會了,以后每大一歲,去日本的難度就增大一點,也不利于就職,于是他下了決定去日本。
選擇的學校是可以分三期付款的,首次4個月的學費+6個月的雙人間費用一共不到3萬塊。去的時候再帶1萬人民幣左右的等值日元作為生活費,現(xiàn)在已經(jīng)順利找到兼職,第二次的學費是20萬日元,合人民幣1.2萬,辛苦點打工還是可以賺到!
在和學生聊天中我感覺到他們雖然辛苦但是樂在其中,于是我逐漸意識到:如果因為你覺得這樣辛苦勞累打工會使留學變得沒有意義,因為這個原因否定一切可能性,這何嘗不是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做法?
因為你不了解別人的生活,也許他在國內(nèi)的處境更糟糕,也許去日本留學是能給他的人生帶來重大改變的事,你可以告訴他預算5萬人民幣去日本留學是個很辛苦的過程,但你不能告訴他沒有這個可能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這個答案對于提問者意味著什么!
于是我考慮再三,還是想告訴大家:預算5萬塊是可以去日本留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