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學在中國的知名度,那就是萬年當紅炸子雞,日本大學里的流量擔當。到日本留學,周圍人問得最多的就是“誒,是不是去的早稻田大學?”,眼神和語氣里包含著最高的祝福和期待。
如果讓一個對日本教育不太了解的人,說出幾個日本的名校,他們腦海里浮現(xiàn)的也肯定會有這兩個: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
東大作為NO.1被世人記住毫不稀奇,那么早稻田是憑借什么打破“人們只會記住第一名”這一定律的呢?
校名由來
137年前,早稻田的名字還十分直白——東京專門學校,是一所僅具三個專業(yè)的私立學院(早大王牌的政治經濟學占有一席)。
那時候,新宿還屬于東京的郊區(qū)。郊區(qū),必然有稻田,學校的校舍就建造在稻田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東京!币(guī)模不斷擴大,1902年9月2日,終于正式更名為“早稻田大學”。
當然,上面說的都是“網(wǎng)傳版本”,早大內部人員透露,真實原因是首屆校長大隈重信的別邸位于東京府南豊島郡早稻田村,其創(chuàng)立的同郡學校才逐漸被稱為了早稻田大學。
早大憑什么比帝大人氣高?
參考2021年QS排行榜,可以肯定的是前5確實沒早大什么事兒。
不是說早大不好,早大和慶應在日本被稱為“私立雙雄”,也就是說在私立大學中它老哥倆兒就是最優(yōu)秀的。
日本對科技發(fā)展那是相當重視,而上面排名中的1~8名的大學基本撐起了日本科技研發(fā)的整片江山,尤其是國家級的大型科研項目。所以,國家經費杠杠地投入,絕大部分頂尖教授都進入了這幾所帝國大學。
私立大學一直都面對著又差錢又沒人的窘境。聰明的如早大和慶大就把自己優(yōu)勢----政治經濟學科發(fā)揚光大,立住腳跟。
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這哥倆兒還能頑強的徘徊在前十邊緣,也是令人服氣的。
尤其是早大,更是靠著高情商贏得了中國的信任,大波大波的中國留學生聞名而來,對于因本國少子高齡化經營艱難的私立大學而言確實抓住了一顆保命仙丹。
早大是如何在中國打了個翻身仗?
大概是因為早大“純潔善良友好的小伙伴“人設太好太到位。
早大和中國是立場堅定的青梅竹馬。
1905年,早大就設立了清國留學部。
從那以后100多年,早大接受了無數(shù)中國留學生,還和北大是姊妹學校,合作項目一抓一大把。連在國外頗有爭議的孔子學院都接受了。這是個什么概念?要知道孔子學院在日本都是設在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名門大學敢明目張膽的歡迎孔子學院入駐的僅早大一家。
如果光從學術實力上來說,早大的確比不上日本的幾所帝國大學,要算學術成就簡直一只手都能數(shù)得過來。特別在拼財力和技術的理工科,那是被甩800條街還不止。
但是早大的政商科,是真牛。從校友就可以看出來~
政界精英的搖籃
早稻田的創(chuàng)立者是原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大隈重信,后續(xù)也培養(yǎng)了諸多政界名流:一位韓國總理、七位日本首相、近三分之一的日本國會議員。
中國的政界精英也與早大有著許多關聯(lián),在這所學風自由而奔放的高等學府里,留學生的面孔隨處可見。據(jù)南昌留學云了解,作為日本最早招收中國留學生的大學,早稻田留日生是中國同盟會的骨干力量,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陳獨秀和李大釗都曾在早稻田求學。
商界大佬的啟蒙地
“國立大學培養(yǎng)研究者,私立大學培養(yǎng)技術者,早大慶大培養(yǎng)企業(yè)家。”早稻田大學作為日本頂尖的私立大學,培養(yǎng)出了很多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和企業(yè)家。
日本首富&優(yōu)衣庫創(chuàng)始人柳井正、“三星之父”李秉哲、“索尼之父”井深大、“樂天之父”重光武雄、三菱商事會長佐々木干夫、寶潔(日本)社長奧山真司等眾多著名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及社長皆出身于早稻田大學。
在東京圈的綜合實力排行榜中,首位是依然是東京大學,在“一流感”和“社會地位高”等項目上獲高度評價。
早稻田大學緊跟其后排在第二位,但在“自由豁達”、“知名度高”和“(學生)富有個性”等項目上早大排在首位。
很多中國的留學生到達日本留學最終目的都是以就業(yè)為主,所以早大從清朝至今炙手可熱。
你喜歡早大嗎?想和羽生結弦、村上春樹成為校友嗎?那就可以考慮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