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乎上一個問題吸引了小編的注意:如何看待澳洲留學一學期只上4門課?
簡簡單單一句話,吸引了接近200條評論,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大家的看法吧~
匿名:
澳洲大學的風格是極其注重實踐,和工業(yè)界結合緊密。以IT為例,其作業(yè)通常是完整的編碼項目,代碼量不小,并且默認基礎技能比如語言入門你是自學的,不會教你,只有課余有tutor可以咨詢。一學期四門課,光作業(yè)就能讓人996。新南威爾士大學和悉尼大學不乏有本科生暈倒在圖書館被救護車拉走的事例。上課進程速度極快,就比如C語言,國內的工科C語言(要求能過計算機二級的那種)指針和數組就要給你磨嘰2個學期,放在澳洲,不存在的,第一堂課就把內存管理講了,請同學們回去寫一個鏈表,有事問tutor,下節(jié)課我們要講時間空間復雜度了哈。老子當年上大學的時候看了一下科學系的物理教科書,第一章過一遍牛頓經典力學第二章就是狹義相對論。
UePath Global:
如何看待澳洲留學只上4門課?如何看待美國trimester只上3門課(有的學生會只上1-2門課還覺得很累)?如何看待英國有的專業(yè)semester制只上3門課(有的學期只有2門課)?
高等教育真的不是以多取勝的,尤其不是以門數多取勝的。如果你體驗過一個以上國家的高等教育,你就會知道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Oliver:
中國一門課拆了好幾門上
我前幾天見到一個評論,澳大利亞數學一個學期的概率和統計上了中國1.5年的內容
速度上澳大利亞應該不慢,就是課沒有分那么細
paradise:
只?你還是太年輕
我當初甚至想跟學校申請overloaded
結果我現在只想躺平
四門課的東西想吃透基本沒有休息時間
要是劃水的話,到了ddl把自己逼到睡眠障礙
真的麻了
四門課比我trinity六門課都要累
哭了
limberbutt:
沒有如何,本地學生基本也是四門,但本地學生可以申請少讀一兩門,然后延期畢業(yè)。留學生的簽證要求必須是4門
你也可以讀5門,到你成績要夠好,且你的老師同意。
璇冰不是鱷魚:
就…理論上你只要成績夠好是可以申請overload到5門*2學期或者4門*3學期的。
反正眾所周知土澳留學生醫(yī)保一般包救護車,在圖書館暈倒問題不大。
GIN:
這就是尬黑了。
我2+2來的ANU學計算機。在山大(威海)的時候兩年學了兩年半的課程,額外多學了很多雅思課程。一學期16門課看起來很多,實際體驗沒有ANU四門正經課累。當然你要是全選那種寫報告混日子的課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傲世螃蟹:
我國內讀本科時從來沒有熬夜搞作業(yè)過。
在墨爾本大學讀研,兩晚睡個把小時堅持大半個學期的,和幾個朋友在1888拼論文的科目至少2年里有5門課。
如果你牛逼的話,一學期門門成績優(yōu)異,你是學神,可以要求多上一門或者兩門甚至部分專業(yè)可以讓你讀summer course,你兩年的學位一年半甚至一年搞定。
你如果是這種人,歡迎上線反駁說四門課太容易了太輕松了,只有學渣才壓力大。
不然你還沒畢業(yè)的話,作為過來人我勸你好好的把四門課搞定。沒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泠洲:
嗯…你如果4門D以上的話可以申請+1~2門,還有summer和winter schoole可以分別再休1-2門。
所以不是只可以學4門…而是你的能力讓你只能選這么多。
看到這里,小編也想針對這個問題說幾句。
如果非要說為什么一學期只上四門課,可能是因為學校希望我們能活下去吧……
此前,就曾有同學在圖書館學到暈厥、學到上了救護車。
而且,與國內的課程不同,澳洲的課程安排包括lecture、tutorial、seminar、studio、workshop等多種模式,所以想上課純摸魚不聽課,等到考試前惡補是不太現實的。
再加上巨大的作業(yè)量,許多同學們的留學日常就是趕due。
按照學校官網上一門課大概的學習量情況,想完成一門課,大概需要144個小時的時間,4門課就是576個小時。
一天學習8小時的話,也需要72天才能完成。
所以,四門課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