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商科、計算機、傳媒、教育作為最熱門申請專業(yè),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申請者的目光。
而商科作為一項綜合性學科,自身涵蓋面較廣且涉及眾多專業(yè)。
商科以FAME(金融、會計、管理、經(jīng)濟學)四大專業(yè)為代表,較主流的商科專業(yè)包括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管理學、商務類專業(yè)(含國際商務、電子商務等)、物流、經(jīng)濟學、人力資源管理這八大類。
而MBA作為專業(yè)碩士學位的一種,同樣不可忽視。
2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再次發(fā)布了2024全球MBA排名。今年也是該排名發(fā)布的第26個年頭。
參與排名的MBA項目,都是全日制MBA,所有參與的學校均符合英國《金融時報》的評選標準,包括獲得Equis或AACSB的認可。
憑借著嚴格的考核標準和獨立客觀的數(shù)據(jù)來源深受業(yè)內(nèi)人士肯定,已經(jīng)成為MBA選校的重要參考之一。
排名指標
在所有排名中,最看重校友收入的就是《金融時報》的排名了。
在本次排名中,畢業(yè)后3年內(nèi)的平均薪資,以及MBA前后的薪資漲幅各占了16%的比例。
學生、教師、課程設置的國際化程度,也是該排名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比重占到了20%。
其他指標還包括了知名期刊的研究數(shù)量等等。
由此可見,《金融時報》排名更側重于對校友職業(yè)發(fā)展水平、商學院的國際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考量,想在讀書過程中感受到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沖擊,關注這份排名絕對沒有錯。
排名看點
2023年,沃頓商學院因為未能獲得足夠的校友調(diào)查反饋而被《金融時報》取消了MBA的排名資格。沒想到僅僅一年,沃頓居然再次登上這份備受追捧的、在《金融時報》所有榜單中含金量最高的全球百強MBA榜單的榜首位置。
今年,沃頓擊敗了來自全球頂尖商學院的各大競爭對手,例如位居第二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去年的冠軍、今年名列第三的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以及并列第三的和意大利博科尼管理學院。
從整體排名來看,美國各大商學院依然占據(jù)主導地位。共有43所美國商學院入圍,其中6所美國高校進入榜單TOP10。
中國共有7所商學院上榜。其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連續(xù)8年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21),上海財經(jīng)大學商學院依然位列亞洲第2。港校方面,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位列第35位、香港大學商學院(第45位)、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第75位)。
法國今年共有8所商學院上榜,是上榜數(shù)量排名第三的國家。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連續(xù)兩年蟬聯(lián)亞軍、巴黎高等商學院(HEC)、歐洲高等商學院(ESCP)、埃塞克商學院(ESSEC )法國北方高等商學院(EDHEC)、里昂商學院(EMLyon)的名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此外,格勒諾布爾高等商學院位居96名,重返榜單。
英國共有10所院校上榜,其中愛丁堡商學院是今年新上榜商學院,排名全世界第92,歐洲第29;倫敦商學院繼續(xù)領跑全英,位列全球第8、歐洲第4。
全球MBA TOP10
除了TOP3以外,值得一講的是,今年美國商學院在TOP10中的表現(xiàn)并不亮眼。去年排名第4的哈佛大學商學院今年跌到了第11;同樣位列去年第4的斯坦福大學商學院今年跌到了第23。
去年排在第三的西班牙IESE商學院今年下降到第5;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和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并列第6。
緊隨其后的是:倫敦商學院(8)、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9)、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10)。
14所學校年薪超150萬
對于留學申請者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每所商學院的校友收入情況了,這也是《金融時報》榜單每年都能收獲無數(shù)留學生關注的原因。
今年,共有14所商學院畢業(yè)三年后平均薪資超過了20萬美元。畢業(yè)三年后平均薪資最高的是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可以達到$250,650!
其中,上海財經(jīng)大學商學院的表現(xiàn)屬于非常搶眼。它的畢業(yè)生三年后薪酬加權數(shù)額為211,973美元,薪資漲幅為190%。這個工資在全球范圍內(nèi)都屬于超高薪酬范圍,只有美國頂尖那幾家商學院的畢業(yè)生比它高。牛津、帝國理工、紐約大學、耶魯、HEC等名校畢業(yè)生的薪酬絕對值都不是上海財大畢業(yè)生的對手。
同時,上海財大的投資性價比、學生的滿意度、校友網(wǎng)絡評價都在全球前10。
全球MBA 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