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H-1B簽證圈徹底“炸了”——2025年9月19日,美國總統(tǒng)正式簽署公告,給新申請H-1B的人加了個“硬門檻”:以后提交新申請,得隨案繳一筆10萬美元的費用,而且9月21日凌晨(美國東部時間)就正式生效。不過大家先別慌,關鍵信息得拎清楚:已經拿到H-1B的人,哪怕現(xiàn)在暫時在國外,也完全不受影響,該出入境、該續(xù)簽都照常。
新規(guī)到底改了啥?核心信息先劃重點
這次新規(guī)的依據是《移民與國籍法》里的212(f)條款,簡單說就是“給新H-1B申請設了個繳費限制”——沒交這10萬美元,入境和簽證發(fā)放就會受影響。而且不只是交錢,政府還要求勞工部把現(xiàn)行工資(PWL)往上調,國土安全部以后分配H-1B配額時,也得優(yōu)先考慮“高薪、高技能”的申請人。不過這政策不是永久的,先試行12個月,之后看情況決定要不要延長、調整或者取消。
移民局后來也特意澄清了執(zhí)行細節(jié):9月21日之后提交的新申請(包括下一輪抽簽的案子)都得交這筆錢;但之前已經拿到簽證的、要辦續(xù)簽/延期的,還有生效前就遞了材料的案子,都不在這個范圍里。簡單總結就是“新案要交錢,老案全安心”,現(xiàn)有H-1B持有人哪怕出國再回來,也不用額外掏錢。
政策剛出來那陣,不少企業(yè)都有點慌,甚至建議員工暫時別出國;好在官方很快把話說清楚了,現(xiàn)有持有人的出行顧慮少了很多,但不少公司還是提醒大家,這段政策剛落地的“磨合期”,要是沒啥必須出國的事,還是先觀望一下,出行前最好跟雇主或移民律師再確認下細節(jié)。
誰會受影響?兩類人情況大不同
先說說“完全不用慌”的群體——已經持有H-1B的人,不管你現(xiàn)在是在美國境內工作,還是暫時回了國,新規(guī)都跟你沒關系。續(xù)簽、延期不用多交錢,出入境也正常走流程,按之前的節(jié)奏安排就行。要是碰到個別海關或者公司有不一樣的說法,提前跟雇主或律師核實下,別自己嚇自己。
真正需要留意的是還沒申請H-1B的人,比如正在讀書的留學生、處于OPT階段還沒抽中簽證的同學。以后你們找工作,雇主幫你第一次提交H-1B申請時,得額外掏10萬美元——這筆成本肯定會讓企業(yè)更“挑人”:低薪崗位、靠外包走流程的名額可能會減少,企業(yè)更愿意把名額留給崗位關鍵、工資高、專業(yè)匹配度強的人。不過也不用太焦慮,只要你能力夠硬,跟崗位契合度高,機會其實不一定會少。
為啥突然收緊?背后有這些原因
這次政策調整不是“突然襲擊”,美國政府最近幾年一直盯著H-1B的“配額濫用”和“低薪替代”問題,想通過規(guī)則調整,讓H-1B更偏向“真正需要的高端人才”。
最直觀的信號是申請人結構的變化:2024年的數(shù)據顯示,印度籍的H-1B持有人占了71%,中國籍的約11.7%,印度籍申請人在綠卡、F-1簽證等路線上的數(shù)量也在快速增長,H-1B名額越來越集中。另外,留學圈里也出現(xiàn)了一些“異常情況”,比如克利夫蘭州立大學,2018年跟機構合作招了3000名印度學生,結果三分之一都轉走了,還有20%根本沒去報到;這學期開學前,又有160個國際學生沒選課就辦了轉學。這些情況讓監(jiān)管層更關注“學生是不是真的來讀書”“簽證用途合不合規(guī)”,也間接推動了這次H-1B政策的收緊。
尤其針對“外包公司多戶注冊搶名額”“靠低薪崗位曲線拿簽證”這些做法,這次10萬美元的費用門檻,相當于提高了這類操作的成本,以后審查也會更嚴,想鉆空子會更難。
大家最關心的3個問題,答案在這里
企業(yè)會把10萬美元轉嫁給員工嗎?
官方明確要求這筆錢得由雇主提交,還要留存付款憑證,移民局和使領館會查。至于企業(yè)會不會通過降薪、調整薪酬結構把成本轉嫁給員工,就得看公司的合規(guī)程度和市場情況了——但從規(guī)則上來說,這筆錢不能直接讓員工掏。
要不要趕緊回美國,干脆不出境?
現(xiàn)有H-1B持有人出入境原則上沒問題,但政策剛落地,各個部門的執(zhí)行口徑可能還沒完全統(tǒng)一。要是不是必須出國,比如沒急事、沒重要工作安排,建議先等等;真要出行,一定要提前跟雇主或移民律師確認好,避免在海關碰到麻煩。
這個政策會一直執(zhí)行下去嗎?
不會,目前定的是試行12個月,到期前政府會評估效果——比如有沒有真的減少配額濫用、有沒有影響到正常的高端人才申請,然后再決定是延長、改規(guī)則,還是直接取消。所以長期來看,政策還有調整的可能,不用當成“永久規(guī)定”。
最后總結:別慌,抓準核心重點
其實這次H-1B新規(guī)的核心很明確:針對的是“低薪濫用”和“外包套利”,不是要卡掉真正的高端人才。已經拿到H-1B的人完全不用受影響,該干嘛干嘛;還沒申請的同學,重點是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跟高薪、高匹配度的崗位靠攏。后續(xù)政策有新變化,及時關注官方消息,或者跟專業(yè)的移民律師、雇主保持溝通,就不用被焦慮牽著走。